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您的體驗。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了解我們如何使用Cookie。
WhatsApp:+852 6673 5099
電話:+852 5801 1515
首頁 »關於我們 »醫生團隊
醫生團隊
· 1996.07-1997.07,北京大學北醫三院婦產科進修 · 1999.07-2001.01,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婦科研修 · 2004.05-2004.09,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進修宮腹腔鏡 · 2009.06-2010.06,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婦產科訪問學者 · 2010.06-2010.12,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專科進修
· 更年期綜合徵、卵巢早衰、月經病、不孕症、反覆性流產、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異常子宮出血等婦科內分泌疾病诊治。 · 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女性骨盆腔器官脫垂、性功能障礙、生殖道感染等婦科疾病诊治。 · 青春期、更年期保健等女性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
· 1987.09-2001.12,貴州省安順市人民醫院(三甲)婦產科醫師、副主任醫師 · 2001.12-2025.09,前深圳市南山區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婦保科主任、婦女保健部部長
· 創建廣東省更年期特色專科門診、深圳市青春期保健特色專科門診。 · 2021 年作為學科帶頭人,引進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及生殖醫學郁琦教授「三名」工程專家團隊,帶領婦科內分泌專科高水準發展。 · 主辦國家級及省級繼續教育「婦科內分泌與絕經管理」「生殖健康與不孕不育」學習班10餘次。
·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生殖內分泌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更年期與婦科內分泌分會副主任委員 · 中華預防醫學會生育力保護分會委員 ·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婦女保健專科能力建設專委會委員 · 廣東省精准醫學會更年期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 ·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宮頸癌防治專委會委員 · 深圳市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深圳市女醫師協會婦產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 深圳市健康促進委員會婦女運動健康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 深圳市醫師協會婦科腫瘤專委會常務理事
· 1993年畢業於牡丹江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 · 曾先後於北京婦產醫院、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上海同濟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醫院進修學習; · 完成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舉辦的醫學私密整復技術規範化培訓。
金桂華醫生擁有超20年的婦產科臨床實踐經驗,擅長以下領域: · 難產處理及新式剖宮產術; · 腹膜外剖宮產; · 產科急危重診患者的搶救; · 陰道緊縮與婦科私密整形; · 婦科腔鏡技術,包括:陰道鏡檢查;腹腔鏡手術;宮腔鏡手術; · 婦科陰式及腹式腫瘤手術。
成功搶救千例產科急危重診患者,獲得安全接生萬例無差錯獎。
在著名醫學期刊如《中國臨床醫療雜誌》、《現代臨床醫學》上發表數篇學術文章。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婦產科分會生殖激素學組成員
畢業於西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
桑曉梅醫生擁有近40多年的婦產科臨床實踐經驗,在高危孕產婦管理、婦科腫瘤、不孕及生殖道疾病診治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以下領域: · 剖宮產; · 經腹及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 · 子宮肌瘤剔除術; · 卵巢腫瘤切除術; · 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病灶診療術; · 腹腔鏡下子宮脫垂懸吊技術; · 宮腔鏡檢查; · 宮腔鏡黏膜下肌瘤切除術; · 宮腔粘連電切術等微創技術; · 經陰道子宮切除術; · 會陰/陰道修補術。
在加入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之前,桑醫生曾任瀘州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和內鏡與微創醫學培訓基地主任,並擔任四川省婦產科質控中心專家和圍產醫學專委會委員。
除臨床工作外,桑醫生曾主編《當代實用臨床醫學(婦產科分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參與開展科研項目5項,獲市級科技獎2項。
桑醫生還曾獲得瀘州市「十佳醫生」和「先進工作者」。
· 2001年畢業於吉林大學臨床醫學系; · 2004年獲得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婦產科碩士研究生學位,師從張貴宇教授; · 2011年在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深造胎兒醫學與產前診斷專業。
任淑文醫生擁有近30年的婦產科臨床實踐經驗,尤其擅長以下領域: · 孕期營養與保健; · 病理妊娠的早期識別與管理; · 各種難產的診斷與處理; · 圍絕經期健康評估與管理; · 計劃生育手術與藥物應用; · 宮頸疾病診療; · 女性全生命週期的保健與管理; · 孕產期心理、情緒異常的識別與管理; · 女性性健康與性教育。
加入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前任職於北京和睦家醫院及青島和睦家醫院。
· 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在國家級重點醫學期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十餘篇; · 丁香園婦產科版榮譽版主。
· 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榮獲和睦家集團2019年度「grant champion」(醫師團隊)榮譽稱號; · 榮獲和睦家互聯網醫院2022年「深圳最受歡迎醫師獎」。
· 200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 · 2019年獲得蘭州大學醫學院碩士學位。
趙豫琛醫生在婦產科領域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熟練掌握從婦科到產科等各類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尤其擅長: · 高危妊娠的管理與診治; · 產科復發性流產; · 先兆流產保胎治療; · 婦科內窺鏡手術; · 婦科內分泌疾病的診治; · 外陰陰道及宮頸病變的診治 · 宮腔鏡手術; · 婦科微無創治療。
· 超20年婦產科臨床實踐經驗,加入和睦家前就職於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 曾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腹腔鏡進修培訓; · 曾在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接受宮腔鏡培訓,熟練掌握宮腔鏡技術。
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Regulators & Homeostatic Agents》等著名醫學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 深圳市醫師協會盆底與泌尿生殖修復重建專業委員會理事; · 甘肅省婦科微無創委員會認證醫師; · 世屆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優生優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會成員。
麥醫生擅長:不孕診、多囊卵巢綜合診(PCOS)、子宮內膜異位診、重復流產、反覆種植失敗、早期懷孕評估、宮腔內人工授精 (IUI)、體外受精(試管嬰兒 IVF)、植入前基因檢測(PGT)、生殖手術、宮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避孕、緊急避孕、更年期、青少年婦科。
麥思敏醫生於200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並於2013及2015年分別取得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婦產科學院院士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婦產科)資格。於2018年取得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生殖醫學分科認可證書後,正式成為生殖醫學科專科醫生。 麥醫生擁有豐富的婦產科及生殖醫學科臨床經驗,自2008年起分別於香港廣華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婦產科擔任駐院及名譽駐院醫生,亦曾於海外深造,於英國倫敦Guy’s and St Thomas’s Hospital的輔助生育中心擔任榮譽臨床研究員。 麥醫生亦將臨床經驗轉化為多個研究項目,研究領域涵蓋胚胎植入、生育力保存、不孕診、病毒性疾病與生殖、中醫藥與男性生育能力等多個範疇,發表了十多篇期刊論文。 臨床工作以外,麥醫生更於2015年起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擔任教學工作,2015年獲委任為婦產科學系副教授,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名譽生殖醫學專業應用副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名譽生殖醫學專業應用副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 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婦產科學院院士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婦產科) ·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生殖醫學分科認可證書
翁醫生擅長:不孕診、多囊卵巢綜合診(PCOS)、子宮內膜異位診、重複流產、反覆種植失敗、早期懷孕評估、宮腔內人工授精(IUI)、體外受精(試管嬰兒 IVF)、植入前基因檢測(PGT)、生殖手術、宮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避孕、緊急避孕、更年期、性治療、青少年婦科。
翁淑菲醫生於2007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並於2012至2015年期間分別取得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婦產科),及香港婦產科學院院士資格。於2018年取得香港婦產科學院生殖醫學分科認可證書後,正式成為生殖醫學科專科醫生。 翁醫生在2008 - 2022年任職於香港大學及瑪麗醫院婦產科,累積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2018 - 2022年,翁醫生亦同時任職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累積了在內地提供輔助生殖治療的經驗。翁醫生現擔任香港大學婦產科臨床實務助理教授,主要負責醫學生及初級醫生的教學及培訓。實務醫生亦為瑪麗醫院及瑪嘉烈醫院名譽副顧問醫生。 學術方面,翁醫生積極參與研究並在多個國際期刊發表論文,領域涵蓋輔助生育技術、流產、生育力保存等範疇。除了臨床和研究工作,翁醫生亦熱心香港婦產科學院事務,現為該院生殖醫學專科委員會委員。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婦產科學系臨床實務助理教授 ·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 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 香港婦產科學院院士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婦產科) · 香港婦產科學院生殖醫學分科認可證書
· 1992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 · 曾赴耶魯大學New Haven Children Hospital新生兒科、加拿大多倫多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新生兒重診及兒童重診監護室交流學習
孫雲霞醫生對新生兒科疑難、罕見病、危重診病人的救治有較高造詣,從事多年危重診新生兒救治、極危重診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期的圍手術期管理,每年主持完成多次重大搶救及疑難病會診工作。 擅長: · 新生兒/早產兒/高危兒相關疾病及生長發育評估 · 兒童保健 · 兒童過敏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 兒童呼吸系統相關疾病 · 兒童消化系統相關疾病
· 2022年4月加入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此前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工作 · 曾作為科室主要負責人之一將廣東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建設成為省級新生兒危重診救治中心,達到國家最高級NICU標準 · 在華南理工大學及南方醫科大學授課,擔任實習生、規培醫師、進修醫師的臨床帶教工作
主持及參與了多項省級、國家級科研專案,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 9篇
· 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專業委員會全科專業副主任委員 ·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 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兒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 廣東省醫學會新生兒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 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系 · 曾到香港伊利沙伯醫院、新加坡大學交流學習
· 新生兒科疑難、罕見病、危重診新生兒救治,新生兒重診監護 · 新生兒/早產兒/高危兒疾病診治和隨訪 · 兒童保健及生長發育評估 · 兒童呼吸系統相關疾病 · 兒童消化系統相關疾病
2023年加入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曾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花都區婦幼保健院工作,任重診兒童救治中心主任、新生兒科主任、兒童保健部部長。
· 瞿醫生作為教授長期擔任廣東醫科大學大學生理論授課、實習生、規培醫師、進修醫師的臨床帶教工作 · 主持及參與了國家、省、市級科研專案10項,獲市科學技術三等獎一項 · 瞿醫生在國家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SCI4篇,並擔任《廣東醫科大學學報》特邀編委,參加《兒科學最新診斷與治療》第20版的翻譯及審校工作
· 廣州市婦女兒童委員會專家 · 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感染專業委員會委員 · 廣東省醫學會新生兒分會常務委員 · 廣州地區婦女兒童保健專家庫成員 · 廣東省兒科品質控制中心成員 · 2016年被授予“花都名醫”稱號,享受花都區政府特殊津貼 · 2022年被評為“南粵好醫生”
· 2008年於中山大學獲得兒科博士學位 · 1996年於中山醫科大學獲得兒科碩士學位
· 新生兒疾病、新生兒黃疸的診治和隨訪; · 嬰幼兒營養及早期發展; · 兒童保健及生長發育評估; · 兒童呼吸系統相關疾病; · 兒童消化系統相關疾病; · 小兒發熱、咳嗽、嘔吐、腹瀉等常見病診的診治
· 2022年加入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 · 曾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工作
畢業於汕頭大學醫學院
江雯醫生有十餘年兒科臨床及二十餘年兒童保健實踐經驗,具有豐富的兒童保健及高危兒管理經驗,個人病例數、隨訪量在國內同行屬於領先水準,隨訪的早產兒最低出生胎齡為22周,最低出生體重為400g。 · 高危兒出院後系統管理 · 兒童早期綜合發展促進 · 早產兒(尤其是極早產兒及超早產兒)早期營養管理及早期干預 · 兒童營養不良、發育遲緩、餵養困難、食物過敏
2024年加入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曾任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心理與康復科副主任、高危兒早期干預中心負責人
·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母嬰營養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 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婦幼保健分會常務委員 · 深圳市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高危兒管理學組副組長 · 深圳市預防醫學會委員 · 深圳市健康管理協會生殖健康多學科分會常務委員
· 2013年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獲碩士學歷 · 2015年完成兒科規範化培訓,2017年起在內分泌專科工作 · 2020年至復旦大學兒科醫院內分泌專科進修 · 2022年通過副高職稱考試
· 內分泌專科疾病 · 青少年身高管理、青春期發育監測 · 內分泌相關疾病(肥胖診,性早熟、矮小診、低血糖、糖尿病、下丘腦及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性腺、腎上腺相關疾病) · 兒童呼吸系統相關疾病 · 兒童消化系統相關疾病 · 兒童保健及生長發育評估
· 2024年加入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此前在深圳市兒童醫院工作 · 2019年在三甲醫院PICU工作並擔任總住院醫師及急診轉運工作
焦醫生發表核心期刊論文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