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家庭健康管家
家庭健康管家

首頁 »健康新知 »家庭健康管家 »深圳滑雪新地標即將開業!先收藏:滑雪常見損傷 + 正確處理指南

深圳滑雪新地標即將開業!先收藏:滑雪常見損傷 + 正確處理指南
9月29日,深圳前海華髮冰雪世界將正式開門迎客,為深圳乃至華南地區冰雪愛好者打造“四季可滑”的冰雪文旅新體驗。 
 
 
近幾年在我國,滑雪逐漸變成一種流行且時尚的冬季運動,不僅給我們的冬日生活增添了很多歡樂,還能幫助很多長期滑雪愛好者保持健康的體魄。
 
‌然而,在享受這項運動的同時,若不小心受傷,也會帶來傷病的痛苦。當前大家對滑雪運動損傷的認知水準與科學預防意識仍存在不足。
 
圖片來源於AI
 
美國消費安全協會2012年記載,每年約有19.3萬人因為滑雪而受傷就診。。而在英國的相關報導中提到,早在2007年,英國滑雪人數為130萬人,超65%的滑雪愛好者都有受傷的經歷。
 
隨著近年滑雪設備的進步,滑雪受傷的概率降低到了30-40%,其中傷情主要包括前交叉韌帶損傷、肩關節韌帶損傷、拇指韌帶損傷、脊柱肌肉和韌帶損傷、各個部位的骨折、頭面部外傷、凍傷、脫水昏迷等。
 
接下來,醫生將針對滑雪常見的損傷、緊急處理方法、預防方法和建議總結如下,供滑雪愛好者們學習瞭解。
 
常見的滑雪損傷
種類和處理方法
 
膝關節損傷
最常見的滑雪損傷是膝關節的內側副韌帶和前十字韌帶損傷,分別占滑雪損傷的18%和16%。
內側副韌帶和前十字韌帶的損傷主要受傷機制有以下三種:
1. 向前行進過程中,膝關節彎曲並外翻(即X形腿姿勢),雪板的內側緣與地面相嵌,此時身體繼續向前,膝關節內翻而導致膝關節內側副韌帶過度受力而損傷。
如果暴力進一步增大,膝關節會因扭轉的暴力出現前交叉韌帶損傷甚至斷裂的情況。
2. 第二種暴力(phantom-foot)是在轉彎時,滑雪者以坐於兩個雪板之間的姿勢摔倒,彎道內側的腿受力,極度彎曲且扭轉,導致前交叉韌帶斷裂。
3. 第三種受傷的原因是滑雪靴相關損傷。這種損傷一般是在跳躍落地時雪板後部先著地,形成槓桿力量,使滑雪靴在固定器之間生向前的作用力。
這種作用力會使小腿向前形成“抽屜”樣作用力,導致前十字韌帶損傷。如果膝關節扭傷後出現膝關節彎曲不能伸直,即出現膝關節“絞鎖”的症狀,則有可能出現了半月板破裂並移位絞索。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出現上述損傷時,膝關節一般都會疼痛、腫脹,當現嚴重的韌帶損傷時,患者會因為關節不穩而無法站立。如果出現關節絞鎖,有些情況下可以通過屈伸活動膝關節可以“解鎖”。
膝關節受傷後,需要進行夾板或者支具固定,並且迅速冰敷,可以減輕疼痛並且避免過度腫脹的發生。
 
肩關節損傷
肩關節的損傷占所有滑雪外傷的11%。最常見的肩部損傷包括肩袖損傷(肩關節周圍的韌帶)、肩關節脫位、肩鎖關節脫位和鎖骨骨折。
肩關節受傷的機制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1. 向側方摔倒,肩關節外展外旋位(即肩關節打開,手臂向身體外側旋轉的姿勢)摔倒,暴力作用于外展外旋的肩膀,導致肩骨折、脫位或者韌帶損傷;
2. 向前摔倒時,間接暴力從雙手傳到肩關節導致損傷。這種損傷往往導致肩關節的肩袖損傷、肩關節後脫位,肩部骨折或者腕部骨折;
3. 肩關節在內收位(即肩關節閉合,上臂貼近身體的姿勢)時摔倒,肩關節直接撞擊地面導致肩關節骨折。
如果出現肩關節周圍損傷,一般需要用上臂吊帶懸吊,並且冰敷以減輕疼痛和防止肩關節過度腫脹。
但是如果出現了肩關節脫臼,一般會出現肩關節的畸形(多數為前脫位:畸形特點為”方肩畸形”)、肩關節不能活動和劇烈疼痛。如果有醫務人員在場,可以嘗試進行復位,否則快速送醫。
 
拇指關節
拇指掌指關節的尺側副韌帶(Skier’s Thumb)也很常見,占滑雪損傷的8-10%。
損傷是因為滑雪者摔倒時,手裡握著雪杖,拇指內側支撐地面,使拇指內側韌帶過度受力導致韌帶損傷或者撕脫骨折。
這種情況需要簡單外固定,冰敷,就醫即可。就醫後需要進行拍攝X線片和/或核磁進行病情評估,再決定進一步治療方案。
 
脊柱損傷
脊柱損傷在滑雪損傷中並不少見,從肌肉拉傷到骨折均有發生。
嚴重的病例會導致脊柱骨折合併脊髓損傷,雖然發生的機率相對小,但是一般預後較差,會給傷患帶來較為嚴重的後遺症。
對於滑雪愛好者來說,“跳躍”是滑雪運動中尤為刺激且非常有樂趣的一環,因此77%的脊柱和頭外傷都發生在跳躍的過程中。
要想避免損傷,除了使用脊柱護具以外,參加專業的跳躍訓練,掌握安全的跳躍技巧也許是最有效的避免脊柱和頭外傷的方法。
 
頭面部外傷
頭面部外傷的主要受傷群體是青少年滑雪愛好者。文獻報導,在瑞士滑雪的受傷病例中,7-17歲年齡段最為高發。頭面部外傷占這個年齡群體的17-22%,原因是這個階段的滑雪愛好者過度追求速度和刺激,並而安全意識較為薄弱的原因造成。
頭面外傷主要是暴力導致腦震盪、昏迷,或者有撞擊導致顱內出血的病例發生。另外就是口周、鼻部和面部的外傷、牙齒脫落及骨折。
出現脊柱和頭面部外傷時,往往需要專業救援人員或者醫務人員處理。在等待救援人員或者醫務人員時,傷患的同伴要幫助患者保持體溫,昏迷患者要注意保持其呼吸道通暢,避免舌尾碼引起窒息而死亡。
 
滑雪損傷的預防
滑雪損傷的重點在於預防,如選擇適合的裝備,選擇適合自己水準的雪道。
對於新手來說,參加滑雪培訓班尤為重要,需要學習怎樣停止滑行,怎樣避免撞到別人,和正確、安全的摔倒姿勢等。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有文獻報導,首次滑雪即受傷的案例發生率很高,所以建議大家認真對待第一次滑雪,避免不必要的悲劇發生。
 
正確使用雪杖
隨著滑雪技能的提升,滑雪者會逐漸駕馭不同的雪道,掌握更多的滑雪技巧而避免摔倒。
需要強調的是,除了避免摔倒意外,要注意雪杖的正確使用。使用雪杖的目的是保持平衡和助力滑行,原則上講,雪杖應僅在助力滑行時使用,而且避免使用腕帶等物品將雪杖固定於手腕。
錯誤使用雪杖會導致摔倒的機率增加,而且由於滑雪者在摔倒時無法丟棄雪杖而保護自己,也會增加各個部位摔傷的概率。
 
使用合適的安全裝備
使用關節護具可以有效地減少關節外傷的發生,包括護膝、護肘、護腕和脊柱保護支具等。
但要記住,固定器的檢測同樣重要,因為這可以保證摔倒時雪板可以正常脫落。在滑雪者摔倒過程中如果滑雪固定器沒有脫落,膝關節損傷的的概率將會增加2.3-3.3倍。
滑雪固定器的調整與檢測需要使用專用檢測設備進行。這可以根據滑雪者的身高、體重、尺碼和不同的滑雪要求,檢測出滑雪固定器的脫落係數,從而保證滑雪固定器在安全脫落係數之內。所以,大家在滑雪之前,一定要記得在出售或出租雪板的商店進行固定器的檢測。
 
自身準備
滑雪需要健康的體魄,尤其是適當的體重和強健的肌肉。對於超重的滑雪者來說,要慎重選擇雪道,從簡單的雪道開始,在體重控制良好和技術逐漸熟練以後再逐漸升級到中、高級雪道。
滑雪對身體肌肉力量要求很高,尤其是膝關節周圍肌肉。所以對於滑雪愛好者來說,平時的增肌訓練尤為重要。
強壯有力的肌肉可以增加對關節的保護,增加關節的穩定性,並且可以在有可能受傷的身體姿勢變化的瞬間穩定關節,避免關節扭曲,有助於保持身體平衡,避免摔倒。
另外,滑雪前的熱身非常重要。建議通過開合跳、跑步或者快走的方式熱身半小時。
對於韌帶偏緊的滑雪者,還需要充分做好拉伸運動,避免韌帶損傷和關節疼痛。熱身後,建議在低速雪道開始幾個回合之後再上高級雪道。
 
其他小細節
 
● 避免疲勞滑雪(Never Do The Last Run)
許多滑雪者都是在快結束滑雪時受傷的,因為此時的滑雪者都處於疲勞的狀態下,在感到疲勞時,不要有“再滑最後一道就回家了”的想法,很多受傷都在最後一道產生。
所以建議,在身體疲勞或已經開始有肌肉或關節疼痛的時候就停止當天的滑雪活動。
 
● 充分補充水和電解質
由於滑雪對身體狀態的高要求,即使是輕微的脫水和電解質丟失也會導致身體的競技能力、肌肉力量和體力下降,從而導致受傷。
建議在滑雪前、滑雪中和滑雪後都補充足量的水和電解質。
 
● 著裝
建議穿多層輕便且防風防水的衣服來保暖,這樣的穿著便於滑雪者隨著運動中體溫的變化而隨時增減衣服的層數。
 
● 環境
保證在安全的環境下滑雪,即沿著雪道滑雪,不隨意進入無人區。
滑雪時應結伴而行,互相保持在視野內,或者使用對講機等通訊設備,以保證隨時溝通,避免有人員受傷後無法被同伴發現而錯過救治時機。
注意天氣預報,警惕可能出現的大風和氣溫驟降的情況發生。
最後,祝願各位能健康、愉快地享受滑雪這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