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疾病知多D
疾病知多D

首頁 »健康新知 »疾病知多D »可用長者醫療券!膝蓋痛先不急著手術,保膝治療了解一下

可用長者醫療券!膝蓋痛先不急著手術,保膝治療了解一下
很多人到了六七十歲,最先出現不適反應的就是膝蓋。以前能一口氣爬六層樓,現在多走幾步路膝蓋就會疼痛,這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許多被膝關節疼痛困擾的老人,都聽說過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近年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普及度越來越高,不少人身邊都有幾位病友在換完膝蓋後恢復良好、行動自如,這讓很多老年人紛紛心動。但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目前約 1/3 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其實可以先嘗試保膝治療。
到底自己適合「保膝」還是「換膝」?我們邀請到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骨關節科團隊,為大家科普相關知識。
 
膝關節炎,講究「階梯治療」
膝骨關節炎是導致老年人膝蓋疼痛的主要原因,它具有非常明顯的階段性發展特徵,根據疾病輕重程度可分為初期、早期、中期和晚期四個階段,不同階段對應著不同的治療方案。


 
1.初期:膝關節偶爾疼痛,不影響日常活動,無關節腫脹、畸形等情況;X 光片顯示關節間隙變窄。
2.早期:膝關節經常疼痛,但日常活動基本不受影響,偶爾會出現關節腫脹,無明顯畸形;X 光片顯示關節間隙變窄,且有明顯的小骨贅。
3.中期:膝關節疼痛嚴重,日常活動受到影響,膝關節反復腫脹,可能出現明顯的膝關節輕度內翻或外翻畸形;X 光片顯示有明確的關節間隙狹窄,存在中等量骨贅,軟骨下骨骨質輕度硬化,還可能出現膝關節骨性畸形。
4.晚期:膝關節疼痛劇烈,日常活動嚴重受限,膝關節反復腫脹,可能出現嚴重的內翻、外翻畸形或屈曲攣縮畸形;X 光片顯示關節間隙嚴重狹窄,有大量骨贅形成,軟骨下骨明顯硬化,膝關節骨性畸形顯著。
目前,針對膝骨關節炎的治療遵循「階梯治療」理念,從疾病初期到晚期,治療的難度和創傷程度逐漸遞增。治療的大致原則是:優先選擇「保膝」治療,在「保膝」無效的情況下,再考慮「換膝」。
 
 

 
其中,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用於治療晚期膝關節炎的最終方案,屬於大型手術。因此,我們強烈建議,若患者考慮進行關節置換,務必尋求資深骨關節專科醫生的諮詢與評估。
 
 
 
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骨關節科擁有多位高年資專科醫生,均為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能夠為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健康建議。
 
吃止痛藥不管用?可以先試試注射治療
在保膝治療的起始階段,醫生通常會給患者使用口服或外用止痛藥,常見藥物包括塞來昔布、艾瑞昔布等。
但對於部分患者而言,這些口服或外用止痛藥的效果可能並不明顯,此時可以嘗試關節腔內注射藥物治療。這種治療方式通過向關節腔內注射藥物,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從而達到減輕炎症、緩解疼痛的目的。
關節注射常用藥物主要有以下三類:
1.玻璃酸鈉注射:玻璃酸鈉能夠幫助潤滑關節,減少關節摩擦,進而緩解疼痛。
2.糖皮質激素注射:即俗稱的「封閉針」,這類藥物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減輕關節炎症與疼痛。
3.血小板富集血漿(PRP)注射:這是一項較新的治療技術,利用患者自身血液製成高濃度血小板溶液,可促進組織修復與再生,治療效果較好。
對於香港長者來說,上述 3 種治療均在香港長者醫療券的覆蓋範圍內。其中,PRP 作為一項新技術,不僅效果顯著,而且性價比高,非常建議香港長者前往深圳嘗試這項新技術。

注射治療無效?可以嘗試手術
如果口服藥物、外用药膏以及關節內注射治療都無法緩解膝蓋疼痛,那麼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不過,膝關節手術並非只有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這一種選擇,還有一些創傷更小的手術方式,如關節鏡清理術、膝關節周圍截骨術、單髁置換術等,這些手術能夠保留更多自身膝關節組織。


 
對於嘗試過多種治療方法均無效的晚期膝關節炎患者,則可以考慮進行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這些手術都有其對應的適應症,需要專業的骨關節科醫生結合臨床實際情況,為患者進行判斷。
膝關節疼痛並不意味著一定要更換膝蓋。通過「階梯治療」理念,我們能夠在儘量保存患者自身關節的同時,更好地緩解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